诚信指数 16
一站通留言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此网站 发送消息
走进鑫领
企业介绍
资质荣誉
产品列表
商业信息
企业新闻
联系我们
客户留言
search 搜索网站中其它产品:
您现在的位置:苍南县鑫领包装工艺厂 > 企业新闻
 
企业新闻
张燕生:内需是中国经济根本 面临三大调整压力
发布日期:2009-12-28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8日讯(记者郭彩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昨日在“2009中国开放经济高层论坛”上表示,大国一定是依靠内需生存和发展,13亿市场是中国的根本所在。中国下一步在稳出口的同时,应当相应的扩大进口和推动走出去,借此调整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使它一步一步走向基本平衡。这对百姓福利、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都非常重要。

    张燕生表示,当前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开放型经济面临三大调整压力:

    一是大国模式。大国模式对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就大国模式的特征、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开放吸引国际产业转移而言,中国的大国特征比印度更加鲜明。作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中国必须考虑自身和世界的关系,要内外并重、重视进口,要相互依存、互利共赢。这些都是作为大国责任和大国模式下一步发展需要的战略性调整。

    二是统筹扩大内需和外需的关系已经到了需要真正破题的阶段。张燕生解释道,就内需而言,大国一定是依靠内需生存和发展,13亿市场是中国的根本所在。而外需是指在保本的前提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外需,就会摊薄企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边际收益增加。因此,外需对固本非常重要。但是1993年以来,中国面临着“双顺差”困境,中国实际资源净流出,这导致资源压力、环境压力以及整个发展环境的压力。中国下一步在稳出口的同时,应当相应的扩大进口和推动走出去,借此调整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使它一步一步走向基本平衡。这对百姓福利、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都非常重要。

    三是中国现在面临三个问题:1、低成本竞争优势还能走多远?低成本竞争优势主要源于农民工,2005年以前珠三角农民工收入十年仅增加26块。如果十年内,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完毕,届时中国劳动力成本可能就会持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就是中国新的竞争优势,也是中国下一步要面临和破解的问题。2、环境资源成本将上升,煤电油运等各种要素的成本将上升,包括人民币汇率,整个投资成本将上升。加工贸易转型和招商引资战略将面临转型问题。3、模仿创新是第三个压力。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提出三个比较极端的判断: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主技术研发能力很弱。2)国内政策和市场环境对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支撑仍然很薄弱。3)招商引资,“市场换技术”策略带来的直接技术效果还不够显著。

    对于中国应对策略,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提出:

    首先,从战略上讲,继续实施科技兴贸、出口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等既有外贸战略。建议这些既有外贸战略通过共享发展计划来开拓亚非拉新兴市场,通过FTA战略,扩大东亚区内的相同贸易体系,通过“走出去”战略,逐步建立境外营销网络、综合物流平台以及金融服务体系。在落实既有外贸战略同时,能够实施价值链提升、富民兴贸、绿色贸易和和谐贸易新战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是需要实施价值链提升的战略。战略重点在于通过外交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出口产品价值链向高新技术工序和环节衍生,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尤其是重大装备制造业增强中国制造、中国出口的物质和技术基础,通过服务贸易和生产型贸易竞争力,增强出口价值链的进一步提升,通过高新技术、先进制造能力和现代服务业态改造传统出口优势部门。总体而言,使中国分工地位和出口状况向上提升一步。

    二是建议实施富民兴贸战略。富民兴贸战略重点是低价贸易模式向差异贸易模式转变,限度把贸易利益转化为本国老百姓的经济福利;通过开放竞争和打破各种形式的垄断来增强跨国公司的技术外引,提高外贸质量和效益,增进中国老百姓的收入和福利;通过国际合作要素创造效益,鼓励和推动新型出口部门和服务业态发展,形成内生性新增长动力;通过改善民营中小企业的创业创新环境,增强民营中小企业满足内需和扩大外需的能力;限度为中小企业和本国的老百姓创造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三是绿色贸易。绿色贸易核心问题是怎么能够迎合低碳经济、低碳产业发展的需要。

    四是和谐贸易。和谐贸易的核心问题是破解贸易保护主义。贸易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不但不会削弱,反而会增强。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


苍南县鑫领包装工艺厂   地址:温州市苍南县龙港站前路296号   邮政编码:325802
联系人:陈义领   电话:0577-64208026   手机:13958728726   传真:0577-64208026
技术支持:一比多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5000175号
<%---站点编号 ----%> <%---页面编号 ----%> <%---页面参数1 ----%> <%---页面参数2----%> <%---页面参数3 ----%>